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地处广东省省会广州市,是国家重点大学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附属医院,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医院始建于1910年,前身为广东公医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公医院,历经百年沧桑磨砺,2001年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爱婴医院,由院本部、东院组成(院本部位于广州市中心越秀区,东院位于广州市东部黄埔区中心地带),是华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我国和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
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成就卓著
医院现有职工5869人,正高职称277人,副高职称513人、中级职称1158人;年门急诊量突破490万人次,开放病床2850张,年住院手术人数达7.18 万人次,出院人次达10.61万人次,病床使用率达95%以上,直接服务病人的范围从广州、广东走向华南地区,并辐射全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长期以来,医院充分发挥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不断采用各种新技术成功诊断、治疗和抢救了许多危重、疑难和罕见病例,如:成功开展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首例断趾再植手术;成功实施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成功实现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的诞生;成功施行三足婴矫正手术、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被评为2001年中国卫生界十件大事之一);成功实施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被评为 2004 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成功实施国内首例、世界罕见胸腹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手术;成功开展全球首例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术;成功施行国内首例最小年龄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国内首例母子亲体小肠移植术、国内首例在心跳不停的情况下切开心房取出癌栓术、国内首例双胎输血综合征宫内治疗术;成功救治华南地区首例、国内罕见巨大颌骨肿瘤患者;成功开展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发现全国首例 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成功施行世界上年龄最小幼儿(17月)巨大腹主动脉瘤术;成功实施华南地区首例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手术、亲属活体双肝移植术、国内首例保留胰腺器官簇移植术等,这些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医疗界填补了许多空白。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评审发布的2013年度最佳医院排行榜(综合)中,医院位于全国前10名;在北京大学于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共19个专科)中,我院14个专科进入前15名,数量位列广东第一、全国第四。
教书育人为本,教学业绩斐然
医院是中山大学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承担医学本科40 %以上的临床教学任务及大量的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任务;代管中山大学麻醉学系、检验学系、影像医学系、康复运动医学系等 4个医学专业,对口管理澳门镜湖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等11个校外临床教学基地。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在职博士生导师155人,硕士生导师274人(其中基地医院硕导39人)。近十年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梁力健)、宝钢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师6人,省级名师 2人。每年聘请国内外知名大学客座教授、特聘教授80多名。在院研究生900多人,每年招收博士生约100人、硕士生约200人,其中部分为港澳台地区及外国留学生。医院目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外科学),精品共享课国家级2门(外科学和放射影像诊断学)、省级 8门(病理学、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和肤性病学)、校级3门(临床麻醉学、骨骼肌肉系统物理治疗学和麻醉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28个、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3个、进修基地13个,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个、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年均承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30多项,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近1100人。
学科设置齐全,专业设备先进
医院设有31个大科,100个专科,其中肾内科、普外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和耳鼻咽喉科等5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为全国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数量最多的单体医疗机构之一);拥有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麻醉科、妇科、产科、专科护理、病理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手外科、耳鼻咽喉科、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肾病科、普通外科、烧伤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变态反应科、器官移植科、临床药学、医学影像科、骨科、医学检验科、神经外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居广东省内单间医院获评临床重点专科数量之冠,并在全国所有医院中排名第四),妇产科、儿科、泌尿外科等28个省重点专科;且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广东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广东省ICU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血管外科科研中心和广东省器官捐献研究培训中心等多个社会医疗组织均设于本院。医院拥有各类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和规模庞大的血液净化治疗中心、体外反博治疗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居亚太区第一,世界前三),为抢救治疗各种危重病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医院拥有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医用回旋加速器、64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成像仪(MR)、全数字平板探测器血管造影系统(DSA)、双探头发射性计算机断层系统(SPECT)、数字化X线胸片摄影系统(DR)、2微米激光手术系统、电子彩色超声内镜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乳管内视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等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研成果累累,学术成就突出
科研成果累累,学术成就突出。近五年来,医院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呈逐年增长态势,共承担包括“十二五”国家科技计支撑计划(1项)、“863”项目(1项)、“973”课题(4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优秀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重点项目(1项)、NSFC-广东省联合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卫生部行业公益项目(1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4项)等重大及重点课题在内的各级科研项目千余项,立项科研经费近3亿元;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2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共获得专利授权数2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并成为广东省专利管理试点单位;学术论文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数逐年增加,论文被引用数和SCI收录数位居全国医院前列,尤其是SCI论文发表数更是连创新高,2010年至2014年期间,我院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SCI收录论文共1500篇,其中2011年医院肾内科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收录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SCI影响因子为36.37;2013年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团队成果收录在国际著名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SCI影响因子为25.1。目前医院拥有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和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在中华医学会中,拥有前任主任委员1人,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任委员2名,副主任委员5名,各分会常委8名,学组组长2名,学组副组长10名;在广东省医学会中,拥有主任委员15人、副主任委员42人,充分展示了医院在国内、省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医院主办和承办有《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和《现代临床护理》8份国内有影响的医学专业杂志,且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荷兰、瑞典等20多个国家的医院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主办10 多次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
品牌赞誉如潮,社会效益显著
近十年来,医院在注重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赢得社会的充分肯定与赞誉。医院于2001年获评为省百佳医院;2003年获评为广东省第八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省市抗击非典模范集体、全国科教文卫体工会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2004年获香港大公报等媒体组织香港市民投票评为“香港人最信赖的中国内地医疗机构”;2006年获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评为“省环保慈善单位”;2007年在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检查评比中,名列广东省5家受检医院首位;2008年获评为“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等机构评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获卫生部精神文明办公室等机构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联合会和中国医疗质量监督委员会评为“全国十佳亲民医院”;获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获广东省委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广东省教育工委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医院于2002、2007年均获广东省直机关行风评议团评为广东省行风评议“满意”单位;于2006、2007年连续2年获广东省总工会评为“广东省模范职工小家”、2008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小家”;2010年获中国医院协会创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专家组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获中国医院协会评为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获中国医院协会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0、2011年均获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三等奖;2011年荣获“广州十佳三甲医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7-2014年连续8年获得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评为“最受欢迎三甲医院”;2013年度“医疗服务创新先锋”奖、2012年和2014荣获中国医院协会“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百佳)”等称号。
此外,医院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医院所付出的努力,也赢得了新闻媒体和广大社会群众的好评,如2006年《人民日报》华南新闻版刊发了我院《龙头医院平民情》等11篇专题报道,2007年《羊城晚报》刊发了我院《龙头医院平价医疗》等多篇专题报道,高度赞扬了我院在公益方面所作的贡献;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司委托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实施的2013年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质量安全情况年度评价报告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监测项目中,我院名列全国第一;2014年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次发布的《中国医院微信影响力指数排名榜》中,我院位列全国第三;2014年中国公立综合性医院社会贡献度前50名排行榜中,我院位列全国前五名。
岁月悠悠,春秋代序
中山一院作为百年名牌医院,历经数代人为广东省、华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卫生界和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赏。而今,中山一院人将以百年院庆为新起点,携手社会各界人士,在新的百年征程上,继续秉承“崇德、敬业、求精、图强”的八字院训,肩负治病救人、教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改革与创新中,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公益医院的办院方向,不断深化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医教研综合水平和整体实力,把中山一院逐步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集临床医疗、科学研究、高水平教学和公益性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临床医学中心,为广东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奏响华彩乐章!
国家重点学科 5个
内科学(肾病) 普通外科学 神经病学 耳鼻咽喉科
内科学(内分泌)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
肾脏病临床研究实验室
辅助循环实验室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8个
心脏大血管外科
|
器官移植
|
神经外科
|
烧伤科
|
变态反应科
|
神经科
|
病理科
|
肾内科
|
产科
|
手外科
|
耳鼻咽喉科
|
消化内科
|
妇科
|
心血管内科
|
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
|
血液内科
|
呼吸内科
|
药学部
|
急诊科
|
医学检验科
|
康复医学
|
医学影像科
|
麻醉科
|
肿瘤科
|
内分泌科
|
重症医学
|
普外科
|
专科护理
|
长江学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珠江学者4人
招生规模
2018年我院招生总规模376人,硕士228人,博士135人,留学生3人,港澳台生10人
招生类别
非定向就业 定向就业 国家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
招生方式
推荐免试(含普遍硕士、本科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和全国统考
培养类型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硕士生、专业学位硕士;学术学位博士;
专业学位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口腔医学(专业学位)
培养年限
硕士生为3年、博士生3-5年,实际培养视单位导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学费标准(2017年学费标准)
学术学位临床医学硕士:8000元/生/学年
学术学位临床医学博士:10000元/生/学年
专业学位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20000元/生/学年
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博士:20000元/生/学年
推荐免试生
时间安排:每年8月-10月份
各学科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类型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体招生专业、类型以当年招生目录为准)
教育部推免生报名风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山一院优秀本科生夏令营报名网址:http://graduate.gzsums.net/notice.aspx
优生优培
项目名称:(免试)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包括直博生和作为硕博连读培养的硕士生)
目的: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加大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
推进“世界一流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原则:
择优选拔,优中选优
优先支持以下导师:
A、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自然杰出青年基金负责人等
B、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主持人
C、近年高水平科研活跃、学术成果影响显著的导师
优生优培生源基本要求:
A、本科毕业生于985工程高校且获2019年推荐免试生资格
B、本科成绩综合排名在全年级同专业前30%。
资助额度
申请程序:
相关的报名申请程序请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网页查询
http://graduate.sysu.edu.cn/gra02/index.htm
招生学科专业方向(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并轨的专业方向单列)并简单介绍相关要求与政策。(具体招生专业、类型以当年招生目录为准)
学科专业
|
可授学位
|
招生类型
|
分子医学
|
学术学位
|
硕、博士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学术学位
|
硕、博士
|
内科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儿科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神经病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护理学
|
学术学位
|
硕士
|
外科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妇产科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耳鼻咽喉科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重症医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急诊医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肿瘤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全科医学
|
专业学位
|
硕士
|
老年医学
|
专业学位
|
硕士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学术学位
|
硕、博士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学术学位
|
博士
|
口腔临床医学
|
学术、专业学位
|
硕、博士
|
奖助金制度:
博士研究生:
等级
|
学业奖学金
|
国家助学金
|
学业助学金
|
导师经费
|
一等奖助金
(优生优培)
|
10000元/年
|
1250元/月
|
2500元/月
|
第一年1500元/月
|
第二年起2000元/月
|
二等奖助金
|
10000元/年
|
1250元/月
|
2200元/月
|
500元/月
|
三等奖助金
|
10000元/年
|
1250元/月
|
1000元/月
|
500元/月
|
硕士研究生:
类别
|
等级
|
学业奖学金
|
国家助学金
|
学业助学金
|
总金额
|
学术学位
硕士
|
一等奖助金
|
8000元/年
|
500元/月
|
500元/月
|
20000元/年
|
二等奖助金
|
8000元/年
|
500元/月
|
100元/月
|
15200元/年
|
三等奖助金
|
0
|
500元/月
|
0
|
6000元/年
|
专业学位
硕士
|
一等奖助金
|
8000元/年
|
500元/月
|
500元/月
|
20000元/年
|
二等奖助金
|
8000元/年
|
500元/月
|
100元/月
|
15200元/年
|
三等奖助金
|
0
|
500元/月
|
0
|
6000元/年
|
在校研究生自第二学期进入临床训练和临床实验阶段后开始发放医院生活津贴1600元/月
在校研究生的奖助金实行一年一评的动态评审
转博(硕博连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第一学年末申报,获得“硕博连读”资格,再一年后经考核合格,转为博士阶段学习
国际合作项目
一、中山大学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项目
对象: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
二、 中山大学博士生国外访学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对象:为我校学习成绩优秀、研究能力突出的非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
三、中山大学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
对象:在校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和特别优秀的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
四、广州市菁英计划公派留学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详情请登录:http://graduate.sysu.edu.cn/gra03/g03g/index.htm了解。
就业情况:
2017年我院毕业生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8.77 %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育处研究生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号楼5楼501室 邮编:510080
联系电话:020-87332808 联系人:彭老师 肖老师
E_mail:graduateok@163.com
QQ群:250539226
相关网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ttp://www.gzsums.net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令营http://graduate.gzsums.net
推荐免试生的统一报名网站: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